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总体安排和部署下,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开展的47项新建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已投运10项。它们既遵循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标准,又在技术创新、功能集成、节约环保、无人值班等方面各具特色。
为帮助读者进一步认识智能变电站的特点,了解其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展现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成就,本网选取了7个试点工程进行报道。
“中国引领”智能变电站建设
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撑。智能变电站是衔接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的关键,在技术和功能上能更好地满足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
智能变电站建设领域实现了一系列“中国引领”。第一,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第二,有效引导设备研发方向。第三,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形成系列。第四,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第五,智能技术取得实效。第六,节约环保节资效果明显。
鄢陵变电站:节约的秘密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节约占地20%以上,节约钢材7%,节约建筑面积近40%,节约电缆46千米……在未到现场之前,这些数据已经让人感受到河南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鄢陵变电站的先进性、节约性以及环境友好性。
西泾变电站:智能监测的跨越
今年2月25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西泾智能变电站调研时指出,西泾变电站的新技术、新功能和先进设施的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真正实现了“智”的跨越,并努力打造“能”的提升,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打造了智能变电站的样板,为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长春南变电站:智能技术的“全副武装”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首个500千伏智能变电站,长春南配置了完善的全站监视系统、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的远程控制系统。从日常运维到智能告警再到故障分析,从辅助设施到现场设备,长春南变电站在先进智能技术的“武装”之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变电站。长春南智能变电站配置的这套经济运行与优化控制软件,能够在风电发电量发生波动时,跟踪电压波动方式,针对不同的电压或无功优化目标,自动根据网络拓扑判断多台变压器的并列运行情况,选择适当的调整策略:如投切无功设备等,配合主站系统实现变电站经济运行,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网损的目标。
洛川变电站:细节创造的环保样本
750千伏洛川智能变电站低碳环保,共计节省电能损耗7%,节约土地30多亩。该站优化了变电站接线和间隔布置,优化了配电装置型式和道路设置,应用超跨距构架大联合技术,取消了全站构架温度伸缩缝,显着减少了变电站占地,节约土地30多亩。仅330千伏电子式互感器与刀闸静触头安装在一个柱子上的创新改进,就节约占地约4亩。750千伏洛川变也因此成为在同等规模下,占地最小的750千伏变电站。 黄屯变电站:智能带来的节能变革
在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坐落着一座造型古朴、古香古色的两层建筑。若没有建筑门口的标识牌,很难有人能够想到这是一座变电站,这就是山东省第一座智能变电站——110千伏黄屯智能变电站。110千伏黄屯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创新示范型智能变电站的试点工程。它全面贯彻了全寿命周期管理、“两型一化”的设计理念,大量采用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实现了全面的节能环保效益,为国内智能变电站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金南变电站:10年不落伍的新技术
“110千伏金南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和建设理念,10年之内不会落后!”今年5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陈志蓉考察110千伏金南变时深有感触。与传统变电站相比,110千伏金南变电站更加注重节约环保、功能集成、安全可靠和运维简便。
北川变电站:新县城的“智能芯”
走进北川新县城,漫步在宽阔的街道,再没有电缆横空而过。在县城东边建成投运的智能变电站——110千伏北川变电站,犹如一颗制造精密的“智能芯”,为整个县城输送能量。伴随着电动门的徐徐开启,笔者走进了110千伏北川智能变电站。占地面积小、绿化率高、几乎没有一点声音,是这座智能变电站给人的第一印象。 来源:国家电网报